污水、纯水、海水、河水、井水、渔业水、泳池用水、中水、瓶装纯净水、饮用天然矿泉水、冷却水、农田灌溉水、景观用水、生活饮用水、地下水、锅炉水、地表水、工业用水、试验用水等。
包装饮用水以其40%的市场占有率,已稳居全国饮料市场头把交椅。在行业中,纯净水、天然矿泉水和矿物质水的生产企业占比重最大。消费者对饮用水的偏好已经发生转变,企业战略重点也跟随市场转移到天然矿泉水。2011年1-12月,全国包装饮用水的产量约4789万吨,比2010年增长25.67%。 2014年3月17日,环保部发布的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有2.8亿居民使用不安全饮用水。
环保部发布的名为“中国人群环境暴露行为模式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有1.1亿居民住宅周边1公里范围内有石化、炼焦、火力发电等重点关注的排污企业,2.8亿居民使用不安全饮用水,应加速实现生活用能清洁化和优质化,加快饮用水安全改造。
1、色度:饮用水的色度如大于15度时多数人即可察觉,大于30度时人感到厌恶。标准中规定饮用水的色度不应超过15度。
2、浑浊度:为水样光学性质的一种表达语,用以表示水的清澈和浑浊的程度,是衡量水质良好程度的最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考核水处理设备净化效率和评价水处理技术状态的重要依据。浑浊度的降低就意味着水体中的有机物、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含量减少,这不仅可提高消毒杀菌效果,又利于降低卤化有机物的生成量。
3、臭和味:水臭的产生主要是有机物的存在,可能是生物活性增加的表现或工业污染所致。公共供水正常臭味的改变可能是原水水质改变或水处理不充分的信号。
4、余氯:余氯是指水经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余留在水中的氯量。在水中具有持续的杀菌能力可防止供水管道的自身污染,保证供水水质。
5、化学需氧量:是指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氧量。化学耗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越多。水中有机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的排放、动植物腐烂分解后流入水体产生的。